tit xygk
&
学生工作

聚焦新质生产力,打造融合创新发展的厦门新高地 | 厦门市社会科学界2025年学术年会——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研讨会成功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当前,我国正步入“十五五”时期规划和建设的关键阶段,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复杂演变,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这对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厦门作为我国重要经济特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必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融合创新发展上做出表率。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融合创新发展”等重要命题,主题为“聚焦新质生产力,打造融合创新发展的厦门新高地”的厦门市社会科学界2025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本次研讨会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两场活动,其中,主会场活动于11月19日在公共教学楼1号楼101多功能厅举行,分会场活动于11月26日在经管大楼414教室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主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联合承办。厦门市社科联原秘书长、一级调研员魏志坚,厦门市委讲师团原团长、副教授曹远洲,厦门市委党校教授方和荣,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谢绍鹢等领导莅临活动现场指导。研讨会邀请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兴祥教授,厦门市信息中心副主任赖晶晶,厦门大学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陈坚教授,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集美大学陈思恩教授等四位来自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演讲。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我校的领导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洪永强、科研工作部部长谢清琳、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Ng Beoy Kui(黄梅贵)、国际商务学院院长苏锦俊。此外,研讨会也得到了业界嘉宾的支持,厦门国际银行漳州分行副行长许晓琪、漳州开发区建行行长赖伟亮、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福建分所合伙人林光棣等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财政与税收教研室主任秦家顺副教授主持。

研讨会伊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洪永强副院长作欢迎致辞。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制度创新与城市治理、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努力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之间搭建高水平对话平台,为厦门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智力支持。洪永强副院长强调,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人文社科与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化产学研协同和育人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与支持学校建设,共同为打造融合创新发展的厦门新高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兴祥教授的演讲以“‘十五五’时期厦门如何加快‘智改数转’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题,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切入,系统梳理了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指出“智改数转”是厦门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抓手。张教授分析了当前在数字化系统互联不畅、中小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要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打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完善“链主企业+中小配套企业”的链式转型机制,构建政学产研用协同联盟,加强数智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财政奖补、创新金融产品和应用示范标杆等综合举措,助力厦门加快形成具有新发展理念指引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厦门市信息中心赖晶晶副主任的演讲以“深化数据要素改革 打造融合发展新范式”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我国数据要素改革的理论渊源与制度框架。她结合厦门实践,介绍了厦门数据信息体系建设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构建“1+3+N”制度体系和“一基地四平台”支撑架构的总体思路,依托数据港产业基地、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数据资产登记平台和数据交易平台,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带动数据资产登记、场内交易和数据金融加速发展。她强调,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视跨域共享仍有阻碍、价值定价机制不完善、安全与创新平衡有待优化等现实挑战,坚持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统筹协同为抓手、以安全可控为底线,持续释放数据要素对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陈坚教授以“智领未来:人工智能与经济金融新纪元”为主题作专题报告,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对经济增长动能重塑和金融业深刻变革的推动作用,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继资本、劳动之后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力量。围绕企业管理和政府治理中的数据碎片化、分析门槛高等痛点,陈教授重点介绍了“文智分析”“数智分析”两大应用平台。面向未来,他提出要以“文智分析+数智分析”的融合路径,推动经济与金融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智能运用,提升财税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集美大学陈思恩教授以“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发展:智能出行的研究与创新”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以ChatGPT等大模型为代表的交互式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深度融合的发展脉络,阐释了多模态感知、世界知识建模和智能决策技术在复杂交通场景中的应用前景,并从人机智能差异、就业结构变迁、数字鸿沟与伦理风险等多个维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陈教授介绍了依托多源交通大数据、仿真与感知平台和AI中台,构建“学研产政用”协同创新体系的实践路径,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专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四位嘉宾的演讲围绕核心议题“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展开,多元丰富,观点独到,兼具广度和深度,观众反响热烈,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至此,厦门市社会科学界2025年学术年会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研讨会主会场活动圆满结束!


logo

©Copyright SIB 2003-202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站内容

text lxwm
text xmt
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