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连智华,男,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国际商务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国际营销管理教研室主任。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3项。2018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评第四届“互联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
鼓励试错,打造“球队+家”的团队文化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跨学科合作成为一种新常态,而一支成熟的队伍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很难形成标准。连智华老师对此作了个比喻:“不像成熟的企业往往会有成型的制度和文化,他们几乎没有这套东西,这不是可以装得出来。”因而,一支优秀的队伍在做事方式上是否有相似的习惯,在性格上是否可以相互包容和鼓励,是否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又是否存在能力匹配与互补?此些共性因素和角色吸引如若能在彼此之间形成,是团队未来保持长久舒适关系的开始,更是讲述持续性创业故事的核心动力。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以及团结协作、和睦共存的团队环境,连智华老师将团建工作和活动作为常态及团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他认为创投某种意义上是投人,所有的品质和素养其实只是创业的助推力,最关键的还是行动力,是人。因此,他在团队建设上一直追求的是两个原则:一是玻璃瓶原则,即团队成员之间是透明的,有问题及时解决;二是不过夜原则,任何冲突、摩擦不能过夜。他致力于打造“球队+家的团队文化”,球队文化希望所有团队成员要清晰和理解团队的目标、责任以及所有任务,每个人的位置都可能会被代替,这是理性的一面;但是又不失感性的一面,即家的文化。而对于团队成员有时的犯错,连智华老师则这样认为:“我们鼓励试错,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不犯错。错误其实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每个人都在试错中成长,进步=试错+修改+再修改,这种价值观以强大的共情心为载体去陪伴,去见证风雨。这是螺旋式成长的过程,也是保持长久舒适关系的开始。”作为指导老师的他,一直与团队成员共同参与,风雨同舟、积极创新、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和理念,甚至分享生活的点滴,从而推动凝聚力和战斗力。他指出,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也必须创造机会让团队去感受、去体验那种能激励团队奋勇拼搏的情感。
做对的选择,培养团队以螺旋式成长
大学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会对人生的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竞赛则是大学时期提升自我的良好途径。连智华老师认为,不管大学的生活和管理是如何的自由和宽松,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面是首位;其次,大学里的学习生活虽不及高中时的紧张,但此时所学的东西和收获的成长相对之前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参加课外的学科竞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等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创新意识和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科研与学习能力、商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开拓视野和格局,促使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中;最后,连智华老师特别指出我校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制定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办法,我校学生在籍期间参加学校认可的学科竞赛、学术科研、社会实践、创业实践以及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学校认定后均可以获得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而对于其团队的学生以及未参加竞赛的学生,连智华老师最想说的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想永远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如果你曾经错过了昨天,那么请不要再错过今天,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试错,让自己重新开始,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
当谈及在文献调查、下基层调研、深度访谈、模拟答辩、对相关数据及结论进行反复验证等研究环节中哪个是团队成员觉得最困难的一点,连智华老师指出这些其实都是最困难的,只不过在不同阶段遇见了不同的最困难罢了。“好在每个项目经历过来,我们和团队学生也都收获了成长,这种螺旋式成长的过程令团队学生有了扎实的积淀。”连智华老师列举了最困难的经历之一,如在下基层调研过程中经常遇到地方政府和乡镇企业的质疑,他们就充分引用项目在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的做法去增强说服力,克服学院派思维、接地气地说人话、尝试分组沟通、逐个击破,设身处地为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共赢。“不论如何,我们的团队一直追求的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自我限制是人生成功的最大障碍,阻止前进的真正对手其实是自己。真正优秀的团队都是敢于面对问题,超越自我,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主动解决’的韧劲,全力以赴,攻克难关。”
既有温度,也做学生最坚强的后盾
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生活中,“有温度的教学”是连智华老师一直所坚持的教学原则,他待学生以关爱与真心,称他们为“孩子们”。就如在赛前准备时,为了帮团队学生调整好心态去参加比赛,他都全程陪伴着他们——一方面,无形地告诉他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坎坷,他永远都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做好赛前准备,检查服装、校徽、演讲稿、PPT、答辩问题、产品体验、单页、视频等,就像勇士出征,要去打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他们模拟各种情境,充分应对各种可能性,同时也促使参赛学生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此外,他会适时给学生们充分肯定,相信他们能成功、给他们更多的笑脸,培养其良好的心境;赛后,他一定会在赛场外第一个迎接学生们,给每一个人拥抱,就像高考的家长对子女的那分挚爱和那份希冀。连智华老师说:“我希望这个拥抱能化成涓涓细流,滋润着他们的心灵,定格成他们大学期间的美好回忆,也给他们人生旅程中增添着不竭的动力。”
最后,问及其所带领团队在双创比赛取得如此多优异成绩的成功秘诀,连智华老师精炼答道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若无坚持,何来缘分。”
附:团队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 类别 | 奖项 | 指导老师 | 团队成员 |
乡筹 | 创青春—— 创业计划赛 | 国赛银奖、省赛金奖 | 连智华、高璐 | 刘宇、段树峰、曹晓玉、阮林洁、张哲、王昌隆、陈翔、陈昱西、谭黎淇、余邵千贝、余思佳、丁明亮、宋梓锋、王旭涵、李怡、连跃翔、王建聪 |
互联网+——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 省赛银奖 | 连智华、高璐 | 刘宇、段树峰、曹晓玉、阮林洁、张哲、王昌隆、陈翔、陈昱西、谭黎淇、余邵千贝、余思佳、丁明亮、宋梓锋、王旭涵、李怡、连跃翔、王建聪、潘云旭、廖晨夙 | |
千喜卤鸭 | 创青春—— 创业实践赛 | 创业之星 | 连智华、高璐 | 柳煜、段树峰、郭秋婷、阮林洁、王祉旭、白云飞、宋赵龙煊、潘云旭、邢晓东、张倍溶、连跃翔、李怡、贾秋玥、邱祥禹、黄雅琪、蔡抗抗 |
互联网+—— 初创组 | 省赛铜奖 | 连智华、高璐 | 柳煜、段树峰、阮林洁、郭秋婷、王祉旭、白云飞、宋赵龙煊、潘云旭、郑策、邢晓东 张倍溶、连跃翔、李怡、贾秋玥、邱祥禹、黄雅琪、蔡抗抗 | |
冻品云 | 互联网+—— 初创组 | 国赛银奖、省赛金奖 | 连智华、高璐 | 裴思源、覃科杰、邱小洁、封耀焯、叶彦之、肖联辉、潘妍、蔡鸿晖、李林宗、王祉旭、王旭涵、金昌诚、王震霆、李崟嵚、庞雨沁、阮林洁 |
追光者——萤火公益 | 创青春—— 公益创业赛 | 省赛铜奖 | 连智华、高璐 | 宋赵龙煊、陆竹清、姚金辰、白云飞、王震霆、李林宗、肖联辉、王祉旭、王辰、黄靓琳、潘云旭、阮林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