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五四”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旺仔”实践队开展了针对漳州龙海市非遗“歌仔戏”的传承与发扬调查与研究活动。
8月1日,“旺仔”实践队来到龙海市丹宅村艺星芗剧团采访当地老艺人邵庆辉老师。邵庆辉老师自幼就在戏子班学习歌仔戏,为今已有75年之久的从艺经验,不论是老生、彩旦还是其他的一些角色老师都能信手拈来。老师向大家介绍起了剧团在歌仔戏方面的制作剧本、作曲、导演排练、制作服饰、安排灯光音响制作、完成作品等一系列工作步骤,队员从中也了解到了从旧社会到现在歌仔戏的变迁。
邵庆辉老师在介绍到邵江海对歌仔戏的贡献时,又从家中拿出几本收藏的史料给团队讲解。在采访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得知戏剧人才门槛高、工作累、薪水低,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导致了戏剧新兴人才的缺失,从此看来歌仔戏的前景较为令人堪忧。
邵老师谈到剧本问题时表示过去地剧本更加具有历史底蕴,相较于过去的剧本,现在的剧本更加地富有商业化气息,在台湾的歌仔戏其剧本内容多为家庭伦理,反而更加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随后剧团的肖经理接受了“旺仔”实践队的采访。在经营了许久的剧团后,肖经理感叹漳州当地有许多剧场剧团,但缺乏资金、人才等硬性条件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品牌效应的剧场剧团。
虽说歌仔戏用的都是当地的方言,受众面相对较小,但是行业的竞争可相当激烈。目前歌仔戏多出现于庙堂、剧院、或者各种当地宴席中,其主要表演地区都集中在闽南地区,后辈们大都不会或者不愿意去欣赏这种艺术,所以由此看来作为青年人更要去重视去珍惜去发扬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